2023年11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赴瓮安猴场会议会址开展“踏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党外人士代表参加。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猴场会议纪念馆合影留念
1934年12月31日下午至次日凌晨,中国共产党六届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省黔北地区的瓮安县猴场镇召开猴场会议。猴场会议巩固了黎平会议的成果,实现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变,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准备,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在猴场会议会址和纪念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紧跟讲解员的步伐,认真学习猴场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深刻感悟红色革命文化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跟随讲解员参观纪念馆
在参观猴场会议会址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在教工党支部书记罗倩领誓下,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
图为马克思学院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处级组织员付江红于猴场会议纪念馆会议室向前来参观师生讲授党课。付江红同志从猴场会议召开背景、经过、意义和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讲述,他强调猴场会议既巩固了黎平会议的正确决定,统一党和红军的思想认识,为红军行动指明正确方向,又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好准备。猴场会议启示后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纠正错误,发扬民主作风,做到团结与批评并举。
图为正处级组织员付江红同志讲党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亲临猴场会议会址参观学习,通过遗留下的珍贵图片资料和文物,共同追忆那段荡气回肠的红色历史,深刻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受益良多。
在参观猴场会议纪念馆后,教工党支部书记罗倩表示:此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辛和曲折,更加珍惜当今的和平和稳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帮助学生们更多了解和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学院教师党员杨世伟表示:猴场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战略转移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被周恩来同志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确立了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地区进军的军事路线,再次重申了黎平会议作出的军事部署。猴场会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危难时刻我们党带领红军摆脱僵化思维、掌握战略主动、走出被围困境的制胜法宝,同样也是新时代赶考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
图为杨世伟老师参观学习
学生党员韦云梦谈到:今天,有幸参观了猴场会议会址,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影像照片,它们记录着当年党的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场景。其中周世昌划船渡战马让我心头一怔,如此艰难险阻的条件,只因满腔的信任与对党的支持,他不知渡了多少匹马。一幕幕场景浮现眼前,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激发了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学生党员王万萍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日有幸参观猴场会议会址,在会址内,我了解了会议的召开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在长征路上的不易和中国革命历程的曲折。革命先烈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始终坚持理想和信念,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让我深受启发。通过此次参观猴场会议会址,我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令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坚定了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的信念,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生党员杨茜不禁感慨:浩渺长江滚滚东流,涌动着悠久的历史长河。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笔,必定是那伟大的红色文化。今日,我有幸参与本次赴猴场会议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这段难忘的历程中,我感悟颇深,心灵得以洗礼。一步步迈进那具有红色记忆的土地,我仿佛穿越到了年代久远的历史之中,红军的足迹和红色的信仰如同一幅幅鲜红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在猴场会议会址中,我领略到了无坚不摧的红军长征精神,那种毅然决然的英雄气概令我叹为观止。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参观了革命先烈们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我更加坚定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意志和决心。
图/文:新媒体工作站 谢方灵 田娜
一审一校:石艳
二审二校:尉迟艳
三审三校:周俊
上一条:贵州民族大学学科办、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建设座谈交流会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八期发展对象培训班顺利结业
【关闭】